 
       
     
    
      Sphere No.37 (Mar 2015) - page 30
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SPHERE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#37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2015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8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燃亮青春之火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<<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以色列又名「新創企業之國」,對於不少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香港人,他們的技術奇跡可能是個謎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對於李嘉誠基金會卻並不陌生。由基金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會資助籌辦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(請參閱《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Spher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》#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35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),讓位於海法的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以色列理工學院和廣東省的汕頭大學建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立聯繫,希望以色列的創新精神在中國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高等學府可以發揚光大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「科技夾子營」繼續為雙方建立橋樑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讓上進青年前往以色列大開眼界,觀察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該國如何培養創新精神,新創企業又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何營運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科技夾子營精心選拔了多名大學和中學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生,聯同各院校的導師、以色列駐港總領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事館邀請拍攝採訪的傳媒一行百人,於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015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年初前往以色列訪問一星期,參加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者都認為今次旅程令他們大開眼界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香港大學學生翁奕浩說:「我很感激李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嘉誠基金會的贊助。我不只有機會認識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以色列的創業精神、體驗當地鼓勵創新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文化,此行也令我領會,社會發展建基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於科技發展。感謝基金會,讓我可以探訪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一個青年人通常不會去的地方,學到一些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在香港無法學到的事情。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勇往直前的精神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除了學習新創企業的構思、如何集資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發展業務之外,學員也和知名企業家交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流意見,到了訪問尾聲,還可以向新創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業專家推銷一個業務計劃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翁奕浩說,可以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az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創辦人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Ur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Levin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見面,是旅程一大亮點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az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個交通及導航程式,於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013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年以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1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億美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元造價獲谷歌收購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Levin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毅力令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奕浩刮目相看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Levine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指新創企業面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一個周期:實踐業務構思時舉步維艱,工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作動力會下降,稍後又再回升。他說好比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橫過沙漠,沿途景物彷彿一成不變,但只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要你努力走下去,始終有一天你會走出沙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漠,看到另一片天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許浚傑也佩服企業家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打拼精神。他本來擔心自己缺乏技術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知識,恐怕無法創業,但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ibbitz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創辦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人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Zohar Dayan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交流過經驗之後,發覺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原來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Dayan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也沒有技術背景,仍能創立那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個可以讓用家閱覽新聞的神奇程式。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且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Dayan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初期曾經失敗多次,但他不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放棄,結果成為贏家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馳騁沙漠的城市鬥士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Dayan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打拼精神,可能是以色列的民族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特性。這裡的自然資源有限,然而全國上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下一心,排除萬難,才造就了今天的以色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列。求新和堅毅的精神正是新創企業必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需的特性,也是企業家成功的關鍵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在李嘉誠基金會安排之下,香港的青年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人有機會見識以色列人的頑強意志,裝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備自己去追求夢想。學員在沙漠露營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在冰冷的死海游泳、又在冰天雪地中學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習使用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M16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步槍和手槍。翁奕浩回憶第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一次開槍經驗說:「當時又濕又冷,天氣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不太好,但我們堅持下去,直至完成整項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射擊訓練。對於他來說,這是一生難忘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經歷。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學以致用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許浚傑想用聚笨乙烯泡沫塑料製造避孕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套,認為循環再用物料更環保,直言「這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不只是一個噱頭,而是真的可以幫助第三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世界抵抗愛滋病毒。」新一代避孕套可能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尚要一段時間才能面世,但許浚傑從今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次旅程學會了堅持不懈,新產品有機會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指日可待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至於翁奕浩,則渴望投入網上購物業務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認為市場潛力無限。他在今次旅程建立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了人際網絡,又從成功企業家身上獲益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多,對他日後創業必有作用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兩位學員都覺得今次旅程大開眼界,許浚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傑說:「在香港做企業家不容易,但今次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旅程令我有機會向這個目標邁進。」香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正在設法鼓勵青年人創業,李嘉誠基金會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也努力燃亮青年人內心的一團創新之火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希望他們成為下一位愛迪生或高錕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李嘉誠基金會激發年輕創意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...,20,21,22,23,24,25,26,27,28,29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31,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