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       
     
    
      Sphere No.35 (Jun 2014) - page 21
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>>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Sphere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#35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2014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9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這樣可減輕網絡營辦商的流量負擔,尤其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在人口密集的地區,從而為流動網絡用戶提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供更優質的服務。」為配合增加網絡熱點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和記環球電訊將以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G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寬頻為骨幹的光纖網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絡,擴展至更多購物中心和公共場所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其他城市和國家,包括新加坡、首爾、東京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英國和美國等的電訊營辦商和政府,也在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制訂類似策略,擴大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-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F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網絡覆蓋。香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也不甘後人,特區政府已宣布,計劃將免費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熱點數目,從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00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個倍增至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,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00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個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陳婉真補充說:「政府正在增加政府建築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物、醫院、公園及社區中心等公共場所的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-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F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熱點,而和記環球電訊則專注於商業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區及高人流的地方,例如購物中心、街道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私人屋苑的會所等,同心協力擴大香港整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體的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-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F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覆蓋。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對任何城市或國家來說,網絡互聯能力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加強居民與外界的互動起著關鍵作用。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記環球電訊擴大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W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-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Fi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覆蓋,確保所有客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戶輕易享有最快速的網絡連接,推動香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邁向未來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智能電網 智能都市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香港不單止需要人與人的聯系。香港電燈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有限公司(港燈)正積極探索,希望建立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「能源互聯網」—智能電網,使電器裝置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之間和電器裝置與電力公司之間都能夠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互相溝通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自全球首個交流電網於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886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年在美國麻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大巴靈頓建成以來,人類對高效電網的追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求從沒停息。過去提高電網效率主要為了達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致可靠運作,現代消費者的要求更高:能源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供應不但要可靠,還應該清潔無污染且價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格低廉,因此智能電網應運而生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智能電網能夠利用與電力流動有關的數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據,按需要分流、儲存和導引電力。這樣能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減少浪費,使電力只在所需的時間和地點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投入使用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智能電網雖是新名詞,但有關的理念並非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新生事物。服務公司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年的港燈電表組高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級工程師李鴻亨先生解釋,香港的電網曾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經歷多番智能改進。在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7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8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年代,智能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化措施提高了香港供電的可靠程度。在香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港,高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0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公尺以上的建築物數量,超過紐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約、東京、迪拜和上海的總和;而且一半以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上的人口居住在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5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樓以上,要確保電梯和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電燈等正常運作,供電可靠度至關重要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現在,主要挑戰在於收集有用數據。醫院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大型商業用戶和商場等高用量客戶,每日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可獲取用電數據,以描繪和分析用電情況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他們因此可享有兩大裨益–首先,他們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以透過管理用電,降低能源開支,並利用所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掌握的資訊,更有效地規劃用電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其次,他們可以確定能否以更高效的設備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或系統,取代目前的資本資產(基建設施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機械和軟件),從而提高經濟效益。在合適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的時間更換資本資產,可以降低成本、減少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碳足跡,並為社區作出環保貢獻。如果沒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有相關數據,高用量客戶將無從入手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對住宅用戶來說,要決定如何調整電力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送,需要更複雜的方案來收集和分析相關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用電數據。港燈已經制訂好一些基建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念驗證的評估,以克服收集海量數據的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挑戰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1...,11,12,13,14,15,16,17,18,19,20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22,23,24,25,26,27,28,29,30,31,...32